
我们开办冬季学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讨和反思的方式,以「灵性」为核心,通过「尊重、包容、分享」的理念,让大家看见当代生态问题并了解背后成因,建立伦理,善用科技,思考正确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大家都是优秀的灵性种子,经过课程的教导和薰陶,将来必能成为转变地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力量。
感恩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人文协会共同举办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以「共愿同行,和合共生」作为研讨核心,让诸山长老和鸿儒大德齐聚一堂,为当代佛教的发展,以及面对当代全球问题,提供佛教可以做的奉献和努力。
人的起心动念会影响事物发展,不信任的动机,就会造就不信任的流转,与全球的恶性循环。因此,若要解决这时代宗教团体与人类危机,或者说宗教团体如何化解人类的危机,首先宗教团体要相互合作,启发人心的良善动机,化解人类的信赖危机,进而拯救人类带给地球的不平安。
2024年8月7日,水陆法会外坛洒净这天,很高兴大家又回到庄严殊胜的水陆坛场,来参加一年一度解冤释结、净化因果的大共修,也反省和检视这一年我们有没有用功,智慧和慈悲有没有增长。三十多年来,我们年年启建水陆法会,让彼此这份善缘相续不断,大家同愿同行,共振出水陆佛国的功德和成果。
2024 年 3 月 25 日,我们与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一起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将 30 件宋明时期的山西佛教文物致赠给大陆国家文物局,这也是两岸佛教交流与文化传承的一大进程。
生命和平大学跟爱地球的生命教育,是为了推动多元共生、和平共存。
2023 年 12 月 2 日,冬季学校课程圆满闭幕,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感谢各位教授对学生的陪伴与指导,以及学生们努力学习与发表。
我们来到阿布逹比参与今年的「全球信仰领袖高峰会」,如同大会的诉求,希望透过集体的智慧影响力与灵性的引导,加强人们了解气候变迁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2023年10月3日这天,是我们的第五届观音文化国际论坛。今年主题「自然与生命」,借此让我们反思人类与自然生态间应该如何共存。
现在我们的志业,就是要做生命和平大学来救生态、救地球。世界宗教博物馆的任务,就是透过对话,让每个宗教看见彼此,学习相互的好处,宗博馆的出现,让各宗教了解彼此要和谐、共生,一同来利益众生。
2023年8月26日,美国华裔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来到灵鹫山与我们相见。很高兴李博士与我们有相同的理念,就是为这个世界的未来多一分的关注。
2023 年 8 月 23 日,这天是灵鹫山水陆法会圆满送圣的时刻,同时也代表着圆满了八天七夜的大共修。
2023 年 8 月 19 日凌晨,灵鹫山水陆空大法会在桃园巨蛋体育馆举行内坛结界佛事。
今晚水陆法会洒净启坛,我们邀请到各宗教共同来到内坛祈福,大家一起共襄盛举为世界和谐与人类的福气来这里祈愿,为我们现在苦难的世界,做出一份的共振力量。
在迈入兔年的除夕夜,灵鹫山全山僧众做新春拜愿,忏除自身的无明业习,也发愿在佛法传承的菩提心不退。
生命就是一个大学习,学习在多元里面如何共生;所谓的佛法,就是大大的学习,是对生命的学习和了解。佛法的学习就是生命的学习,生命是多元共存的,我们如何学习生命的和平,让生命和谐?这是佛法教导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与法要。
透过「禅」来了解自己、了解宇宙,明了心就是世界、就是宇宙,心就是单一的自己,就是内在的宁静空间;「慈悲」,就是慈爱世间的一切,透过不断去实践内在慈悲的融合,让我们的心量如虚空、善业如大海。
我们就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一直往前腾跃,创造更美好的善循环。
《慈悲三昧水忏》就是观音菩萨的「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洒下去就令人清凉。我们累劫以来与众生结过太多的冤业,所以念《水忏》就是译码过去的业、过去的恩怨,忏悔我们内心的记忆,这些记忆,都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我们在经文回向时都会念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就像基督教在祈祷的时候,感恩一切、感恩上帝,他们都是从感恩开始。而佛教说的感恩――也就是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
「生命和平大学」的萌芽,起源于我从小颠沛流离的生命,看尽战争残酷的死亡与生命的破败,而孕育出的和平种子。
生命和平大学冬季学校的开学日,由于现在是全球疫情紧张的时刻,我们有幸能在这样的时节因缘,藉由科技网络,共同在在线为人类、为地球,一起探讨生态的永续方案,这是一份殊胜的连结,也必然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水陆法会内坛结界的启坛仪式,感恩今晚大家的参与。水陆法会是善缘相聚和善业连结的缘起,每一年水陆法会都是全球灵鹫人聚集在一起共修,解冤释结、消灾解厄,自利利他,开创生命大和解的殊胜时刻。
生命和平大学的教育,是以禅来实践生命教育,用禅来呈现华严世界。我们以卷、舒来比喻禅与华严,卷起是禅、舒展是华严
新春除夕夜,许多居士每年回到灵鹫山跟所有的僧众一起过年,有些都是跟着我们一路走来二、三十年的老弟子,年年的团聚让我们很感动,多年来也是不离不弃的跟着我们一起学习佛法。
2020年1月18日,连续十天的生命和平大学冬季学校课程,在今天圆满落幕。
2020年1月13日晚上,我们带领着生命和平大学冬季学校的师生,到大金塔点灯,也在大金塔带领大家禅修,以平静和平的心来为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祈愿。
灵鹫山在新北市府举办二天的「第二届观音文化国际论坛」。
生命和平大学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中,让许多宗教、种族与阶级之间的冲突,能够产生平衡与和谐,让彼此看见彼此,让生命了解生命
宗教在社会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论国家社会如何变迁与动乱,我们一样能够发挥出宗教的大爱,以正面、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服务所有的人,引领社会大众找到善因、善果的生命道路。
宗教确实带给人们一条光明的路,信仰不变的真理,奉献自己、服务大家,
来到新加坡,我们将与几个宗教互动连结。
佛法是多元共生的文化,什么叫做多元呢?多元就是华严的文化,华严世界就是多元的,多元共生,相依相存。
在时间与空间的旅行中,神圣的连结,缘起了我们难得的相遇。是灵性源头的不变根源,是集体生命的善念与愿行,引领我们闪耀着内在的光芒,看见联系彼此的生命网络。
2019年1月10日,我们在缅甸仰光的生命和平大学冬季实验学校,在这天举行开幕式。欢迎各位教授、学生远从世界各地而来,相信我们都是为了爱地球、爱和平的共同动机,相聚在仰光这座圣城。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陀在证悟后所宣说的自内证境界,也就是佛的成果展现,是珠光相映、重重无尽的法界。
欢迎大家来参加「爱地球.爱和平系列活动」-世界宗教博物馆馆庆。17年来,我们长期推动生命教育,将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奉献生命的真谛从小扎根,在台湾进行偏乡学童教育、及成人终身学习,也在缅甸成立沙弥学院,收容孤儿及贫童。
我们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人类与生态之间如何共存。
世界宗教大會(PoWR)集結了世界各個宗教的力量,最可以創造愛地球共振的效應。
这天又到了水陆法会送圣圆满的时刻。感谢南传的尊者、大阿阇黎、藏传的仁波切、堪布、汉传的大和尚慈悲护念,所有主法和尚及法务法师的用心,以及灵鹫山常住法师、同仁、志工菩萨的辛劳,还有所有功德主的护持,社会贤达的参与,共同成就法会的庄严,圆满这场大普施、大学习、大共修。
佛的知见就是为了让我们离苦得乐,找回生命本有的和谐
我们现在缅甸做的生命和平大学,有了这个平台,可以连结宗教、学术、企业、政治等,就是一个「爱地球运动」的整合平台。
在馆庆的这个日子做授证、揭牌的仪式,成为台湾第一个通过「2015年私立博物馆法」的博物馆。
2017年10月27日,新加坡的弟子为我举办了一场「七十寿诞与各宗教交流」的晚宴。在生日的这个时刻,我们在新加坡相聚,这是一个深具全球化视野的国度,今日以这份生日的因缘,邀请各宗教的好朋友们一同聚会,无尽的慈悲缘起,让我们共识对爱地球的使命、愿景,贯彻行动方案,达到爱地球的目标与责任。
在高雄社教馆、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生命和平音乐会」,很高兴看到大家一起来响应「爱地球」音乐活动,我们以音乐的祥和,来正式宣告「生命和平大学」正式启动,同时也邀请大家一起跟我们创造「爱地球、爱和平」的新生活运动。
天主教缅甸的枢机主教薄茂恩,来到灵鹫山缅甸仰光大善园寺与我们见面。
今天是斋僧的盛会,供僧等于供养三宝,也就是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身相端庄、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稳、成就辩才。
爱地球,不只是环保,而是维护多元共生的全球生态体系。
灵鹫山第五届亚洲宗风营的圆满日,亚洲宗风营由亚洲各国的弟子们轮流筹办,让学员们相聚一起,学习灵鹫山慈悲与禅的宗风、互相分享学佛的经验与心得。这一届的宗风营由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万隆的弟子们承办,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泰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与柔佛等地共一百多位学员。
我們來到梵諦岡與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會面,很高興也感謝教宗這一次與我們的會面。
释迦牟尼佛的诞辰,在这个充满感恩的日子,也都在提醒着为人后辈的我们,要时常怀着感恩的心
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新春祈福会,我们邀请各宗教代表一起为世界和平、人类永续来祈祷。
2017年3月29日,中缅佛教协会的余南达长老,偕同两位三藏比丘,尊者香鬘庄严及尊者殊妙庄严拜访灵鹫山,令我们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受到极大的加持。因为中缅佛教协会余南达长老慈悲的连结,让我们中缅的关系,有了更好的互动关系。
人类在地球暖化后,发现地球永续的必要性。所以我们要推动爱地球、爱和平的全球运动,爱地球、慈悲地球,更慈悲人类。希望地球永续、人类永续。
灵鹫山全体同仁回山团拜,感谢这一群在灵鹫山团队中一起努力的成员,感谢成就灵鹫山的志业。
2017年1月25日,来自尼泊尔的喜悦基金会(Joy Foundation Nepal)为感谢灵鹫山在2015年发生尼泊尔大地震时,及时伸出援手提供医疗、慈善等协助,为感念这份的支持,特别来到台湾致赠我们两尊千手观音圣像。
我们学习了阿含期、般若期,有了好的佛法基础,再来要做的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从愿成佛、度众生开始,也是佛弟子的事业生命。
宗博馆走过十五年的岁月,回想早年在长期闭关禅修时,在禅的体悟当中,发起了创立这座博物馆的愿,在十五年前终于把这座宗教博物馆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6年10月8日是灵鹫山荣董授证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誉董事们一起回到福隆来参加这个盛会。感恩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让教团能够不断的为社会、为人类奉献跟服务,让灵鹫山为这个世界多付出一点,多关怀一点。
世界宗教博物馆与爱与和平地球家非政府组织在2016年9月8,9日于纽约主办了第十五场回佛对谈
国际非政府组织「爱与和平地球家」与世界宗教博物主办的第十五场回佛对谈
长期在爱与和平志业中努力的好友古儒吉大师(Sri Sri Ravi Shankar 诗丽 诗丽 若威 香卡),2016年3月11日到13日在印度新德里举办一场跨国际、跨文化的印度世界文化节。
云南省佛教协会将于2016年2月18日至19日在西双版纳总佛寺举办南传佛教高峰论坛,这个论坛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教和平精神,共同探讨南传佛教文化在促进国际和平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16年2月15日,来自梵谛冈的枢机主教Bishop Thomas Manwel Dabre、Indunil Janakaratne Kodithuwakku Kankanamalage 神父、教廷驻华大使馆参事Sladan Cosic 高徳隆 蒙席神父 、鲍霖神父一行人来到灵鹫山。
2016年1月24日起三天,「心宁静教师团」的各级学校教师来到灵鹫山参加禅修教师营,这群教师们也是目前在各地学校推广「一分禅」的种子部队,目的是希望将禅修的这份宁静带进校园、带给每个学生。
11月9日是世界宗教博物馆的馆庆,而这天也是「世界宗教和谐日」,藉由每年在这一天各宗教团聚在宗博,持续为推动「尊重每一个信仰、包容每一个族群,共同创造博爱的世界」而努力。
在CPWR会议期间,安排了一场「回佛对谈」
幽冥戒就是菩萨戒,菩萨戒的戒体会生生世世跟着我们,直至成佛。
每年春节后,世界宗教博物馆都会邀约各宗教的好友,一同来为众生祈福。为了让人类彼此能保有纯净的心、真诚的爱,我们十几年来一直推动这样「多元共生、相依相存」的理念,希望众生能够互相珍爱、互相帮助。
我们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举行一场中华民国远征军的招魂仪式
2014年4月10号到12号受邀到冰岛雷克雅未克参与「2014 冰岛人类精神会议」。
2014年3月15日,前往缅甸首都那比都,领取由缅甸全国上座部佛教颁赠的「大业处阿阇黎最高禅修成就奖」
我们今生能彼此相互在一起,都是因为彼此在过去生结了很深的因缘,今生才有缘相聚,这个因缘就是善业,我们以善业相续,连结在一起,生生世世,所以我们有做不完的善业循环,不断经营管理着彼此的内存与生生世世的志业。
在这样变异诡谲令人不安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超越现象,活得更好?事实上,我们无法理清,也无法超越既有的知识,而混沌的现象就存在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观念之中,如果我们能不住于现象,那么就可以获得安定。
人间佛法在世界各地带动社教、入世服务与灾难救援,提升道德伦理,符合人性需求的善巧接引,如果可以关注生命从凡到圣的各个心性转化层面,开显出以空性的出离心、以悲愿心入世度众,那么生命就更趋近于解脱自由安稳,这才是将「人间佛教」淋漓尽致地实践。依循佛陀的圆满教法,让我受用无尽,我愿在此供养自身的体会,提出四期次第的人生佛教观。
2013年,Michael、Maria和我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说,这是由世界宗教博物馆、灵鹫山佛教教团、费瑟基金会(Fetzer Institute)、北京大学哲学系、爱与和平地球家(GFLP)举办的「仁爱与宽恕──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对话」。
2011年受邀参加了由「阿育王使命」佛教组织于新德里所举办的「全球佛教大会」(Global Buddhist Congregation 2011),于会中发表演说──「化解暴力与冲突的议题」。
2011年10月28日,我们在北京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馆藏文物交流记者会。在记者会上,我们宣告了两个博物馆的交流计划──北京首都博物馆102件佛教珍藏文物,于11月8日来台展出;世界宗教博物馆在2012年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一系列的文物,包括世界各宗教建筑的模型,以及世界十大宗教艺术及宗教生命教育的多媒体展示。两馆的积极合作,成为促进两岸宗教文化交流重要里程碑。
受邀到江苏无锡参加为期六天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此次的论坛是由两岸四地佛教界──中国佛教协会、国际佛光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于2009分别在无锡、台北两地召开,共17场分论坛,这些分论坛涵盖了佛教传播、心灵环保、教育、音乐、科学等诸多方面,首次以民间形式跨两岸四地,共同携手合作所举办的大型国际性宗教多边论坛。
今年由「观音文化总会」与「生命和平大学」一起合作,推广「观音生态」,透过学习观音的慈爱精神来爱惜万物生灵,希望将观音这份的爱带到生态,让每个人重视我们生存的环境,让生态永续、地球无有灾难、战争止息。战争就是对地球的烘烤,更加速地球暖化,所以我们要提升生态的威德力,让战争平息,地球平安,人类和平,达到「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生态和谐。
灵性就是生态、生态就是灵性,我们持〈大悲咒〉就是让这个世界能够产生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用灵性生态与〈大悲咒〉做学佛生命的连结;希望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出离苦海、离苦得乐。
观音菩萨用十二大愿去联结所有的缘变成祂的净土,我们所环扣的,是观音菩萨的大愿,以这样的生命共同体来行愿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持诵〈大悲咒〉来连结生命所有的善缘。当我们有了归宿、有了信仰,我们就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一直往前腾跃,创造更美好的善循环。
我们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第三届观音文化国际论坛」,观音菩萨,不仅是慈悲的化身,观音信仰更融合了各国习俗与民间信仰,产生了多元的信仰文化。
观音菩萨的精神是什么?就是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对众生来说就是一个依怙,让众生远离恐怖、远离一切苦难、灾劫。
东南亚弘法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吉隆坡做一年一度的观音荟供法会。
灵鹫山护法会在基隆中正公园举办大悲行脚活动,以念诵大悲咒环绕中正公园,同时沿途捡拾垃圾净山,以实际行动做环保、爱地球,散播爱与和平的理念。
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要先找这个心。所谓的明心,是看到自己的心,知道没有一个相是自己的心,没有一个相是属于自己,父母未生前我们没有一个结构体,所以我们的这个心不是结构体,涅槃妙心,无形无相。
今天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中国禅呢?因为当代最大的危机,就是心灵的严重旱灾,造成生命的不安,而禅正是符合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心灵良药。
现代社会需要一颗宁静的心来处理复杂的事情。 我们的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大,加上庞大、多元的资讯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做决策时,压力也很大;加上对于末世的恐惧,也造成大家的一种心理负担。
现在我们每天禅修观照,来抓住这个心,但,心要如何抓?它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必须用无所有的心,去抓这个动乱不安的心,让我们清楚的专注在觉的本质上。
如果不了解心,心就是捉摸不定。要了解心不容易,所以我们就用静——安静地坐在那里去看心,从看心去了解心。
进行49天春季禅修闭关,教大家的禅修,也就是平安禅四个步骤的方法,让大家在这里面能够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与万有同体共生
我们透过禅修,让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因为觉性让我们在无私、无我里彼此奉献、共济共生。
禅修是一个让我们的心回家的方法,我们心因为欲望的关系而流浪,流浪到各种不同的现象里面,而没有办法认识到心的本来。禅修让我们的心回家,回什么家呢?回到不生不灭的地方,回到心的本来。
佛从禅修入定开悟后,把祂整个的证悟,用华严呈现出来,所以想要得到华严的呈现只有透过禅修止观,来证得实相。
我们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第二届的「千人平安禅暨音乐会」现场来了许多喜爱禅修的同好,一起来参加这个盛会,现场虽然下着不小的雨,但不妨碍我们内心的平静,以宁静的心一同来品尝,禅修的快乐。
我们在纽约长岛举办了一场三日禅,希望藉由禅修把「心和平世界就和平」的种子深植纽约。
我们的世界是种子的世界,我们要从「因」做起,播下新的种子就可以期待未来产生改变和效益,也就是所谓的华严世界。
生态是我们共生的条件、生命的伙伴,一草一木,我们必须要灌溉、爱护。灵性是水,灌溉所有生命,让生命得到爱心、得到温暖、得到成长、得到很好的生命成果。
禅修就是认识自己的心,从平安禅四步骤慢慢地做,做到熟练以后,我们对自己的心才能够了解跟明白。所以对禅修有兴趣,也就是对自己有兴趣,也就会想要深入探讨这个世界的真相,体会到我们与生态是生命共同体。
2024 年 7 月 5 日,是世界宗教博物馆所主办的第十八届「回佛对谈」,在此欢迎并感谢各位尊敬的宗教领袖、专家学者、不同领域的好朋友一同出席参与,共同为寻求地球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贡献宝贵的心力和看法。
2024 年 6 月 9 日,我们在马来西亚柔佛的新讲堂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圣典。原本的柔佛讲堂是信众的发心,多年的捐赠让我们有个可以共修的据点,现在也是因为信众们的用心,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地方,能够接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共修、研读、学习,成为柔佛地区的信仰中心。
2024 年 5 月 19 日,很高兴我们来到香港大学,和大家分享我们在生态危机上的发现与呼吁。香港是一个全球化的都市,生活步调快速紧张,和全世界紧密相连,相信更能感受到当前全球情势的危机与严重性。
灵性就是生命共同体,我们都在同一个生命共同体里面,如同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爱护所有的生命。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用〈大悲咒〉连结灵性生态。灵性就是生态,生态就是灵性,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了知万物的生存之道,尊重万物生命的价值,包容彼此存在的空间,共同博爱分享彼此的成果,在尊重、包容、博爱的分享下与万物共生共存,让我们跟生态之间是一体成型,彼此尊重彼此存在的价值与空间,以共同分享代替掠夺。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停止战争,废除核武。 战争的恐惧,让人类受到煎熬,唯有不再制造冲突,彼此了解到我们是生命共同体,是互济共生的关系,如此才是和平的处方。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从教育做起。 所有的觉醒要从教育做起,我们现在筹划的生命和平大学就是一个推动灵性生态的全球性教育平台。 我们希望透过生命和平大学的教育平台,把「灵性生态」融合到各专业领域,达成跨界合作、以及产生建立于知识与灵性觉醒的行动。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从灵性修持到生态自觉。 当我们回到灵性的源头,体会全然觉知的力量,将能觉察到地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我们用禅修、灵修、祈祷等,净化去除所有的杂质,回到单纯的灵性,厚植良善,用量子共振来转化地球的现状。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结合宗教的力量。 每一个生命的源头都来自本具的灵性,我们所有的生命透过本具的灵性,彼此连接、从未断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各种生命之间能够因为相同而和谐 ,同时也因为相异而美丽。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学习原住民的智慧。 在「原住民」世代相传的古老智慧中,保存许多可贵的文明法则,是宝贵的人类文明资产。 他们尊重地球母亲,认为万物皆有灵,重视人与大自然间保持尊重与互惠的关系。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息灭五毒,回归灵性。 人心的五毒──贪、瞋、痴、慢、疑,是一切苦难的根据,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源头。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佛法的灵性生态精神。 佛法追求回归到灵性的本来,了悟万物为同根同源的生命共同体,所以可以超越世间的物质现象,再由我们本具的灵性发出慈悲大爱。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以万物为本。 如果以「人」为本,人类就会为所欲为,这个是不对的。 我们不能以人为本,应该以「万物」为本,所有一切万物都是我们的本,我们才会连结到生命共同体。
心道法师灵性生态书籍-灵性觉醒拥抱生态-生态是互相连结。 生态就是多元共生、平衡互助,它不是刻意去做作什么东西,而是本来就是多元的。 如果没有植物、没有树木、没有物质,那是不行的。
现在我们倡导灵性生态,也就是灵性是一切的根本,我们跟万有是一个伙伴关系,一切动植物都是我们的伙伴。我们必须凝结、连结,用宗教的力量推动生态的保护,让生态能够回复到美好的时候,让人类能够永续。
我们应该用灵性的爱来灌溉所有的生态,与生态之间形成伙伴关系,在生命共同体里,我们是多元共生、相依共存、互济共生的,如此成为灵性生态的循环。
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爆发,战火威胁全球安定,全球的人类大家要一同为战争祈祷,为了地球的生态我们必须止战。
2021年10月19日,在圆满了世界宗教大会(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的论坛会议后,19日这天晚间,我们参加了一场由ICOMOS国际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 (ISC Water)所举办的水与灵性的论坛对话(Water related spirituality for adaptation)。
2021年10月18日,第八届世界宗教议会(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第一次以网络虚拟方式召开,将来自世界八十几个国家的信仰者聚集在一起的全球宗教性运动,而我们有这样的荣幸可以在大会中发表我们对灵性生态的理念。
2021年10月4日,在梵蒂冈所举行的「信仰与科学:迈向COP26」会议,集结了各宗教领袖以及科学家们出席,这场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对即将在11月于英国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缔约国大会(COP26)提出倡议建言。
生态根源于灵性,唯有灵性觉醒,才会体会到地球危机,然后,透过忏悔消除一切内心的负面,放下执着,息灭三毒,回归灵性的真心,以此共振万物的能量,体会万有相济共存、生命多元共生的本质,才是根源的解决之道。
灵鹫山现在积极的推动爱地球、爱和平的志业,因为我们的地球正在走向毁坏的方向,如果地球不能永续,人类也就无法永续,所以我们要提醒每一个人一起来关心地球,为的就是希望地球能够永续。
第一场专题论坛「检视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迈向灵性生态学」, 生命是基因记忆的延续,生态根源于灵性,唯有灵性觉醒,人心体会到地球危机的根源
用爱与慈悲引导和平的来临,和平之路就是友谊与伙伴之路,如果我们一同从「心」做起,就能创造生命的安定,带动世界走向和平。
全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我们必须领悟这样的观念。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是生命共同体,让我们找回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