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就在一个「心」,我们学佛就是在学习如何启动心。
要先看到一才看到一切,当我们看到一切的时候就看到一,这个就是佛的华严世界,所以叫做禅,有禅才有华严,没有禅,华严就无法出现。
我们灵鹫山所有的法会,都是要巩固大家这份学习佛法的心,让大家的生命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我们的生命,没有佛法就没有生命,我们要这样子去体会佛法的难能可贵。
佛法需要生生世世累积的,所以要学习让自己的信心能够坚固的方法。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菩萨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十地的时候,到登地的时候,菩萨就不退转,所以我们要从细细小小的三皈五戒做起,然后进入这个不退转的发心菩萨。
生命就是一个大学习,学习在多元里面如何共生;所谓的佛法,就是大大的学习,是对生命的学习和了解。佛法的学习就是生命的学习,生命是多元共存的,我们如何学习生命的和平,让生命和谐?这是佛法教导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与法要。
虽然现在无法一蹴可及地获得和平,但是我们不可放弃,要做好这种共识与学习,从零岁到一百岁都要做好学习,学习生命的相依共存共生。
「生命和平大学」的萌芽,起源于我从小颠沛流离的生命,看尽战争残酷的死亡与生命的破败,而孕育出的和平种子。
生命和平大学冬季学校的开学日,由于现在是全球疫情紧张的时刻,我们有幸能在这样的时节因缘,藉由科技网络,共同在在线为人类、为地球,一起探讨生态的永续方案,这是一份殊胜的连结,也必然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我们来到阿布逹比参与今年的「全球信仰领袖高峰会」,如同大会的诉求,希望透过集体的智慧影响力与灵性的引导,加强人们了解气候变迁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我们与天主教辅仁大学在「跨宗教和谐周」举办了「弹琴说爱音乐会」,用乐音与宁静,做不同形式的对话。世界宗教博物馆作为一个跨宗教的平台,自2019年起每年都会组织活动来庆祝宗教间的友谊。
「以利亞跨信仰会议」邀集各宗教代表在英国伦敦召开「气候正义和忏悔仪式」,我们以佛教忏悔与祈福仪式来呼吁大家回归灵性,共同用慈悲心守护地球生态。
2023 年 11 月 27、28 日两天,我们的供僧团来到了缅甸上座部巴利大学以及因圣亚玛尊者的佛学院做供僧。
2023 年 11 月 26 日,这天带领朝圣团到仰光大金塔点灯祈福。从以前到现在,许多圣人都护持大金塔,这些圣人、护法要一直等到弥勒佛下生后才圆满他们的护持,我们要学习这些圣者护持佛法,最主要我们要学习成佛。
2023年11月25日,我们从全球各地来的信众,一起来到缅甸朝圣供万僧。
我们在体验出家的七天生活当中,要放下身心,把所有的家累、钱财都放下,把所有的都放空,好好的学习正确的法教,学习佛法的珍贵。
灵鹫山的禅修法门—平安禅,四个步骤当中的第四个步骤,也是最主要的方法—聆听寂静,聆听无声之声,聆听只手之声,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有个禅宗故事,满能诠释只手之声的含意。
和尚问他的徒弟:有个瓶子里面养了一只鹅,那个鹅从小就在瓶子里面,怎么样才能把鹅从瓶子里面救出来又不打破瓶子?
某日,僧众禅关晚间开示时,师父一走进开山圣殿,看见右边的大迦叶,刚好有只麦克风对准了他的嘴,大迦叶对准了麦克风开心的笑着。
禅宗心法从释迦佛传到迦叶,用「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的方法传下,而我们现在用寂静修的四个步骤,把这个桥梁搭起来,也能够明白拈花微笑的这份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