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Events 国际交流

2013年09月11日

北京大学专题演讲:「仁爱与宽恕─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对话」

北京大学专题演讲:「仁爱与宽恕─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对话」-心道法师2013年9月11日Michael、Maria和我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说,这是由世界宗教博物馆、灵鹫山佛教教团、费瑟基金会(Fetzer Institute)、北京大学哲学系、爱与和平地球家(GFLP)举办的「仁爱与宽恕──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对话」。邀集儒释道领域的学者专家,针对「仁爱与宽恕」此一主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互相交流,期望藉此论坛的举办,能够重新发现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价值,进而促进全体人类生活与生命根本内涵的提升。

2012年的11月我曾以「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生活的诠释及实践」为题,发表了「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禅」的专题演讲。而这次论坛是灵鹫山佛教教团、世界宗教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哲学系第二次联合举办儒释道思想的相关论坛。看到当代科技文明发展与资本主义思潮席卷全球,带来了功利竞争、物欲横流、价值混乱与思想偏差等现象,格外令人忧心,特别在世界宗教博物馆馆庆前夕的9月11日当天,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国费瑟基金会(Fetzer Institute),及爱与和平地球家(GFLP)合作,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慈爱与宽恕──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对话」论坛,邀请两岸的各界专家翘楚齐聚一堂,探讨儒释道中仁爱与宽恕的精髓,希望能够为当代提供一份良性的价值典范,做为净化洗涤人心、以及对治世界病态发展的良药,让人重新体认到全球化下必须具有良善循环的共愿,共筑一个「多元共生、和谐共存」的世界。

今天开会的缘起,是美国「费瑟基金会」(Fetzer Institute)所共同赞助支持。「费瑟」是一个关心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跨界组织,他们把社会分为十六个跨界对话的领域,主要宗旨在探讨「博爱、宽恕」的全球实践,所以今天他们希望在东方学术殿堂的北京大学,邀集专家翘楚来探讨儒释道中仁爱与宽恕的精髓。非常感恩大家的参与。

首先,我们溯源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对世界和平的启发。儒释道三教思想内涵相当的宽广、无限,它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彼此传承、彼此学习、呈现共生依存的关系,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主要特色。其中三教各有其内涵,但「仁」与「恕」一直是重要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吾道一以贯之」的特色。

当代科技文明发展与资本主义思潮的席卷全球,带来的是功利竞争、物欲横流、价值混乱与思想偏差,这些现象令人感到忧心遗憾,文明的目的应该是增进全体人类的生命和谐,以及创造全人类的福祉,而非造成人心的不安浮动与自私无情。因此在这里,我们重新探索中华文化中的「仁爱与宽恕」精神,希望能够为当代提供一个价值典范,希望透过这样一份精神价值,可以作为净化洗涤人心、以及对治世界病态发展的良药,让人重新体认到全球化所具有良善循环的共愿,共筑一个「多元共生、和谐共存」的世界。

在中华传统之中,三教虽然有各自关怀的脉络,但都是以「人」做为最核心、根本的关怀。对实际人生的思考、现实生活的观照,构成了中华文化生命关怀的整体,究竟人的生命如何才能够活得更好?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生命的幸福在哪里?这些扣紧「人」生命实践而来的种种思考,就是三教思想的源头。唯有把握这个源头,我们才会理解到「仁爱与宽恕」为何是三教的核心内涵,以及由此实践多元和谐的生命价值与世界观如何可能的问题。

我们先从儒家谈起。儒家以人为本,关心人在现实中如何自处,因此关注的焦点在于人与人间的种种互动网络、人际关系如何维持良善的平衡与和谐等问题。所以,儒家思想强调「仁民爱物」、标榜「敬天爱人」,要求「推己及人」。也因此,儒家非常讲究「仁爱与宽恕」,在这样的基础上,儒家提出以「礼」来作为人我关系和谐平衡的纲架。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礼」不是狭义的礼仪规范,而是强调不断地在反求诸己、反躬自身的过程中,达到生命世界的和谐实践。

正因为儒家对人伦、人际关系的重视,因此儒家将仁爱关系扩展成对人类全体生命的关怀和重视,《礼记》〈大学篇〉归纳了儒家这一实践方式与目标,从「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内修功夫开始,还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从个人、家庭、社会,以至于全人类,就是把身心的修练,从内化到外化环扣成一体,变成生活与社群,「扩而充之」到国家、民族、世界、天下、宇宙苍生都在一个和谐共生的理想状况,这是儒家实践「仁爱与宽恕」的方式,就是以一心之仁,来兼善天下,最终达到仁爱万物、宽恕一切的「民胞物与」胸怀。

再来谈到道家,道家的「仁爱与宽恕」与儒家的着重点不同,儒家从「正面」看待,道家却是逆向思考的。《道德经》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种说法,常常让人误以为道家是反对仁义等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事实上不是如此。道家是以「正言若反」的个性开出一个不受拘泥的格局。

道家以「道」为宗旨,「道」是不拘泥、不做作、随处不在、随处不现的。因此,道家虽然也是扣紧「人」的生命实践而开展,但不同于儒家重视人际间的网络所延伸与开展而来的纲架,道家更重视的是人与万事万物如何在自在、和谐的互动和交流,也因此,尊重多元差异、常保平衡和谐,成为道家在实践过程中必然的思考与结果。

也因此,道家讲究无用而用,无为而为,「无仁之仁」被视为「大仁」,就如老子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人的生命实践之中,回返于「道」的智慧,「道」的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若以有为的心来实践「仁爱与宽恕」,必然失去「仁爱与宽恕」的真正精神,透过虚己、无为、清静的功夫实践,返归于「道」,看到生命的良性循环,回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以此来阐述「仁爱与宽恕」,才不会落入一种人为虚伪的成分,变成假仁假义的乡愿文化,这才符合「道」的精神。

道家所表现的仁爱精神表面看似无情,但背后却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大仁大爱」,而「宽恕」也在这样遍满的「仁爱」之下自然而生,成为不强调「宽恕」的大宽恕,而这样的「仁爱与宽恕」自然伴随着多元和谐共生,让道家的多元和谐精神成为一种必然的存在。

佛教的「仁爱与宽恕」,指涉的是人与整体时空和生命的关系。《华严经》记载,佛陀夜睹明星而得道时,叹曰:「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法界都是重重无尽的缘起网络,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潜在的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华严经所呈现的就是多元共生的精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禅的一中证悟、观照到华严的一切;从华严的一切中透彻、明白到禅的独一。

因此,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生命、觉悟生命」,这是佛陀的生命教育。正因为一切都是生命共同体,因此,「仁爱与宽恕」就含藏在其中,而对生命的相互尊重和包容,也会呈现其多元、和谐的境界。

佛教的仁爱与宽恕是通过慈悲与愿力来表现的。因为心系众生,生命共同相互依,所以让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而具体的落实就从最初的三皈五戒开始,从个人的戒定慧到菩萨道的六度,无处不是为了处理众生的妄想颠倒和执着痴迷,以缘起性空的方式来处理自身内在的种种烦恼,以性空缘起成就度众的愿力,这种自利利他的实践,彰显出菩萨道的精神,也成就了佛国世界。所以,佛教的仁爱与宽恕,是以悲心周遍、缘起成佛的愿力作为其实践的内涵,体现出多元和谐共生的精神,以及人人皆能成佛的究竟菩提。

综合以上所论,儒释道三教以人为出发点,不管是着眼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整体时空生命的关系,但其伦理观、实践观都不离开「仁爱与宽恕」,并且以多元、和谐、共存作为其实践背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的思维和实践,才能替人类创造一个超越种族、血统、文化、宗教的良善而美好的生活世界。

三教的融合共存构成了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圆融无碍的「融合性」,儒家的「大同世界」、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华严世界」,融会于中华文化中,这一种文化上的多元开放、和谐共融的特质,带动人类文明的进化,既是传统的根源,也是创造的源头,是全球人类共同的宝贵资产。

从我个人的实践上来说,我从禅的修行过程中体悟到儒释道三教仁爱与宽恕的精神,也由此理解多元和谐共生,是天地万物得以永存永续的根本。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事物可以独立存在,彼此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每一种事物或是每一个存在都有它的意义与作用。这种关系就像我们在环境保护中所提到的生态链一样,物种和族群之间的平衡共存构成了生物世界的全部面貌,一旦哪一个族群或物种被灭绝或是被破坏,就会让整个环境失去和谐平衡,就像是一个无法愈合伤口或是癌细胞,最后终将会导致全人类甚至全体生命的灭绝。儒释道三教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都强调多元和谐共生的精神,这也使得仁爱与宽恕在三教文化中成为必然的核心价值。

因此,我就有了一个愿望,要将多元和谐共生的理念落实到我的具体实践中,并且让人人都能体会到彼此作为生命共同体,能以更宽广的心胸和态度来面对身边的一切,让仁爱与宽恕成为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让纷争冲突消弭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怀与体谅。因此,我创办了以尊重、包容、博爱为主旨的世界宗教博物馆,尊重、包容、博爱所体现的就是仁爱与宽恕的精神,而不同宗教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交流,就是多元和谐精神的落实。

但是如何恢复以及普遍唤醒这优良的文化传统,需要培育我们的下一代,使这世界能因真正理解,而相互依存,多元和谐,落实在生命之中。

所以,我当前正在筹办的「生命和平大学」,是我继宗博馆之后的下一个志业,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具有仁爱与宽恕的基因,让它不断的复制和串联,并由此延伸到整体人类的生命生活之中,最终达到多元和谐共存共荣的爱与和平球一家的终极愿景。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