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我執是怎麼破呢?我們的覺性、心性就是一個離開能所的東西,我們的覺性不是環境也不是我執,不是外在的也不是內在想像的東西。
我們在這個輪迴苦惱的世界,就要找到不輪迴的東西,讓無常的生命找到永恆的覺性,這個就是學佛!從永恆的覺性裡去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我們的覺性有沒有在光明界中息?都息得很好嗎?禪修就是要認識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清楚,就像太陽一樣,我們的心性本質像太陽一樣的光明。
靈鷲山僧眾的秋季禪修閉關,十天的關期雖然不像春季的二十一天那麼紮實,但是不論閉關時間的長短,就是要把心管好、把心安住好,閉關就是管好我們的心、安住好我們的心。
奧地利禪修弟子Christoph和Lois在維也納的禪堂成立15周年慶,很高興受到Christoph和Lois的邀約,與大家透過聲音再連結。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也有一段時間無法到德國與大家相聚,不過,只要大家的心一直在禪修上,我們也就可以以心印心。
平安禪的修學內容,主要來自於「呼吸法」與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的組合,含有四個步驟:調息、淨心觀照、覺知出入息與聆聽寂靜。
禪修是我們生命中一個重點經營,禪修閉關只能養成禪修的慣性,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不放逸,安住在覺性中。
行禪,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禪修,也是佛教最廣為流傳的形式之一。行禪的時候每一個動作都要非常地慢,很清楚地感覺每一個動作的進行。行禪一步一步,越走腦筋越清明,雜念越少,妄想越少,慢慢會覺得這個覺明是離相的。
請將行動裝置橫向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