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Teachings 佛法開示

2017年01月15日

無我的慈悲成就佛國淨土

無我的慈悲成就佛國淨土-心道法師2017年1月14日,是靈鷲山護法會委員歲末回山團聚的時刻,每年看到大家回來靈鷲山,都感到無比的溫馨與感恩。但歲月催人老,歲月總是表現出我們在人間學習了多久,歲月總是給我們加分生命的成績,對此我們也應該有些警惕,在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裡,在生命的共同體裡,我們是不是以正知正見在做這份服務的工作?

學佛的生命是一個有智慧的生命,要如何做到有智慧?就是要做到內在的無我與外在的慈悲!慈悲要做到位就是要無我,無我的慈悲才是圓滿的慈悲,所以學佛修道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到我執,進而消除我執。要消除我執就是要坐禪,坐到能夠體會空性,因為一切都在空性中,所有的顯現都是生起就滅去,沒有一個事物是長久不壞的。

所以,修行的過程要發現兩種東西: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精神世界,物質世界是輪迴的生命,精神世界是解脫的生命、空性的生命,如果常常能夠醒覺在空性中,就是解脫自在,就能回到空性不再輪迴。這就是靈鷲山四期教育的阿含期,教導我們如何脫離”有”的執著與罣礙,從阿含的學習中了解空,慢慢看到”有”的麻煩、罣礙與輪迴。

破了”有”之後還要破見解,每一個見解都是虛幻不實的,每一個見解就是我們被綁住的地方、不自由的地方,所以阿含期的學習是破思惑,般若期的學習是斷見惑,斷見、思惑才能到不生不滅。

斷見、思惑了,我們才開始學習生命要做利他的工作,也就是發菩提心,沒有了見、思惑,就沒有後顧之憂,我們行菩薩道的生命才能長長遠遠的利生成佛。而要能發長遠菩提心,就必須遍學,沒有一處不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發菩提心就要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就能成就華嚴世界。

諸佛菩薩從發菩提心開始成就佛國淨土,生命奉獻生命、生命服務生命,而慈悲就是給予,禪就是看到無我的生命、空性的生命,用無我的生命去圓滿慈悲的生命,所以內修無我,外修慈悲,這個就是禪與慈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