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ur-stage Training 四期教育

2016年11月23日

華嚴與四期教育互含相攝(上)

華嚴與四期教育互含相攝(上)-心道法師2016年11月18日到12月4日,是靈鷲山每年歲末最盛大的「華嚴閉關法會」,除了僧眾參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信眾也都來參加這場法會,一起品嘗《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證量與殊勝。

華嚴三聖是以毗盧遮那佛為主尊,左右兩侍就是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也稱為大日如來,大日如來就是普照一切的意思;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普賢就是願力的象徵,文殊的智慧讓我們在正思、正見上無錯行,而普賢的實踐力就是成佛的十大願,以這樣的願力,成就佛國淨土。我們讀華嚴經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的智慧與願力。

華嚴與四期教育互含相攝(上)-心道法師而靈鷲山推廣給大眾的四期教育與華嚴是互相含攝的,四期教育從阿含期開始做基礎紮根,也就是要大家從學佛的開始就要把思想導正,思想結構是正確的,作法才不致於落空。而且阿含期所教授的〈三十七道品〉,在《華嚴經》中也是重要的概念,《華嚴經》裡包含了大、小乘的教理,事實上,萬事、萬物、萬象都在華嚴的範疇裡。

而我們學佛的次第可以從四期教育來下手,也就是讓我們從學習如何思惟、如何修行,一直到如何成就不生不滅的涅槃。我們在阿含期學習破除對「有」的執著,我們因為「有」而生滅、因為「有」而輪迴生死、因為「有」而產生我執與法執,因為「有」而生四相,所以我們要在阿含期裡息滅心的生滅、起落。

華嚴與四期教育互含相攝(上)-心道法師學習了阿含,就能破除對「有」的執著與罣礙,到達不生不滅的成果,這要從學習觀照四法印開始:諸行無常,一切的變化都是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的現象中都找不到一個「我」;諸受是苦,一切受都是無常,既然無常就是苦的;涅槃寂靜,我們的心觀照到外在一切的苦、無常、無我之後,我們的心才會息滅一切的執著妄想,一切的起心動念就像流水一樣,流過也就沒了。所以阿含的學習就是讓我們破相而回到沒有生滅的地方。

從阿含期再到般若期,般若就是空「有」與空「無」,能夠空一切的有,也能夠空一切的無。般若就是實相的觀照,我們從阿含做到不生不滅,然後從般若裡透視一切都是空而無所有。所以般若的學習主要是破我們的見解,般若是不立一切的見解,一切不立,我們才能自在,我們的生命才會沒有障礙。

從阿含到般若是我們學佛的基礎,如果沒有基礎,我們的菩提心就不能堅固。因此我們從阿含期對離相的學習,到了破一切心所的見處,破了見,我們才能穩固道心。有了般若,我們的所見都是清淨的,我們才會超越一切現象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