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ur-stage Training 四期教育

2013年10月24日

第二屆「中華佛教宗風論壇」演講-轉凡成聖:從人間佛教向人生佛教的轉化

心道法師於廣東深圳第二屆「中華佛教宗風論壇」開幕式發表演說

第二屆「中華佛教宗風論壇」演講-轉凡成聖:從人間佛教向人生佛教的轉化-心道法師2013年10月24日受邀前往深圳參加第二屆「中華佛教宗風論壇」,來自兩岸四地學者以及三乘佛教長老一同參與這場佛教交流盛會,為佛教的承先啟後貢獻各自的經驗與心力。晚上的「萬眾普佛供燈祈福大典」,十九位教界長老大德帶領現場近萬名的信眾一起為護國息災誠心祝禱,現場也迎請了本煥長老的法舍利供大眾瞻仰禮拜,緬懷老和尚為佛教的貢獻與付出。

尊敬的諸山長老、菩薩大德們,阿彌陀佛!

今日難得與會,共聚一堂探討佛教的今日與未來!宗風論壇最可貴在於跨越學術的高深門檻,有著一份直探本心的用心,今天全球化發展的混沌中,佛法確實有指引方向、照明人生的作用。佛弟子就是以佛法來關懷眾生,轉換生命出離迷惑,活出正覺的生命。所以,我今天

要來分享「人生佛教」的一份體悟。太虛大師所謂「人生佛教」的目的,即是「人間改善、後世勝進、生死解脫、法界圓明」。而印順導師在釐清「人生佛教」時更倡導「人間佛教」,東初老人認為人生佛教的本質是「倫理、道德、正覺」,接著聖嚴法師提出「人間佛教」在「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星雲大師以「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普濟性」等作為人間佛教的六大特性,引領當代的方向。可見佛教都是為了利樂有情、行菩薩道而發心。

當我們在人間修行時,強調改善人間、造福社會、和諧世界的「人間性」,都要本著「出離心」動機,都要究明己事、不忘失菩提心來精進,避免偏於不究竟的「人天乘」才是究竟的「解脫道」。這樣才能在六道中轉凡為聖、轉識成智,乃至令法界有情皆能明悟本心,這才是整體的「人生佛教」意涵。「轉識成智」的關鍵在於能否「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些年來,人間佛法在世界各地帶動社教、入世服務與災難救援,提升道德倫理,為世所肯定,令人歡喜,可說是符合人性需求的善巧接引,如果可以關注生命從凡到聖的各個心性轉化層面,開顯出以空性的出離心、以悲願心入世度眾,那麼生命就更趨近於解脫自由安穩,這才是將「人間佛教」淋漓盡致地實踐。

依循佛陀的圓滿教法,讓我受用無盡,我願在此供養自身的體會,提出四期次第的人生佛教觀:

1.    阿含期

這是第一階段的轉換,重點是在戒、定的訓練。佛陀的教法是生活的實踐,佛陀走入群眾,面對現實問題為徒眾開示解惑,從基本生活教育的五戒十善、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十二因緣,這是相當入世、生活化,接引向出世間的修行。

2.    般若期

般若期教育的轉換,是透過禪修止觀不二的訓練,貫徹空性的體解,開顯般若智慧,也就是生活禪的實踐,用禪貫穿文字般若、觀照般若、進入實相般若的法界圓明。禪是什麼?就是放下,就是歇,就是「喫茶去」。禪就是一切,一切在獨一裡面,獨一就是禪。

3.    法華期

法華期教育是落實菩提心、實踐願力。菩提心是妙寶,是成就無盡法界的種子,圓滿一切眾生的佛國淨土。有了戒定慧的生活,才能貫徹菩提心,進而發起願力度眾,這才是菩薩道的真方便、真願力的究竟佛智。「願力」存在的價值就是讓修行者持續不退轉的力量,直至究竟成佛。

4.    華嚴期

華嚴期的教育是引領眾生從多元相依存、和諧共生的生命實踐。華嚴即是佛的證量,徹見八識田一切種子,證入重重無盡的法界,所以華嚴是活生生的、多重無盡的生命連結關係,我們要從佛的證量,去擴展至高生命的宇宙視野,也叫做如來藏,從生命實踐中,了解地球是多元共生,所以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華嚴期的視野就是宗教和諧、種族和諧、各類族群皆是互依互存,自然生態之間也是相互依存。所以要從多元和諧概念,讓世界朝向和平共生的美好。從禪的觀照回到心的實相,而能夠心和平。從心和平看到華嚴共生的世界,所以世界和平;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融無礙世界。

總結而言,四期教育可以作為「人生佛教」的落實重點,實踐太虛大師所期待:「人間改善、後世勝進、生死解脫、法界圓明」。我們從人的具體生命出發,由內到外、由個人而群體,轉識成智、轉凡成聖,延伸成多元和諧、相互依存的大圓滿整存生命。在當代的弘法上,讓我們更有方向感,能從「人間改善」的基礎,轉向「生命解脫」,達到「圓明法界」,這才真是新世紀「人間佛教」的貢獻,也是人生佛教的圓滿呈現。

感恩大家弘揚佛教的一切貢獻與努力!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