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山、禮佛、念佛、持咒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寧靜,讓我們所求如願。這些功課會讓佛跟我們的心能夠連結在一起。同時拜山就是拜願,我們有什麼願,都能在拜願中完成。我們一步一步地這樣拜,願力就能慢慢的實現。

學佛與修行要能夠落實在生活中,具體的實踐不執著的工作,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覺性。我們經常會騎驢找驢、騎馬找馬,其實我們真正要找的東西就是現下的這個感受與覺知。不須追念過去,不須寄託未來,它是非常清楚明白。無論如何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外在任何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因為它是一個幻化的軀殼。有的人會說:「你黑白講,身體明明存在,受傷了它會痛,天氣涼了會覺得冷,他會反射外在所帶來各種不同的感受。」其實這些感受都會幻滅、會消失,雖然可以看得到、摸得到,但都是假的。

禪宗有一句:「心外不能求法。」 只有感受現下這份覺知的存在,才是最重要。自己感受自己內在的那份明朗;做事的時候,感覺到在做事; 走路的時候,感覺到在走路;想東西的時候,感覺到在想東西; 靜靜地感覺你的生活,不要用感覺去分別好壞、是非、善惡 ,經常體會自己存在的那份快樂,隨時體悟自己現下真實的感受,這就是一種修行的生活。
我們的生命,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是現下的這份感受,當您覺知這個現下的這個感受,那麼您的生命就會永恆,這樣才是真正在享受生活。生活就是佛,佛是什麼呢?就是滿足現下的生活。